歲末年終換電腦
換電腦的原因是主機板壞了(應該)
壞掉的原因以及中間種種測試的過程就不提了
因為整段是落落長
原本那片(應該是)壞掉的主機板目前在技嘉那邊修理中
不過就算修回來也沒啥用了
因為舊電腦的零件都已經拆下來給老羅&娘的電腦用去了
至於我則是買了台新的套裝主機
總價兩萬六自付一萬
關於新電腦
新電腦的機型是Acer M5630
也就是燦X現在在賣的那台「魔獸機」
叫做魔獸機的原因是因為這台標榜的是高規格的影音娛樂
讓你玩魔獸順暢無比
當然我是不玩線上遊戲
不過這台的確是高規格
在光華買的時候因為M5630原本的配備就只是標準配備
於是我們向店家要求所有配備都要跟X坤同規格
但因為他的320G硬碟店家怎樣都不肯給我們換成和X坤一樣的500G
(也可能他沒貨?!)
在店家看我們不是很爽快的情況下
主動提議幫我們把顯示卡升級 總價還是比X坤便宜1900
總的說起來的確有划算到(扣掉硬碟的差價)
規格
處理器 | Intel® Core™2 Quad處理器Q6600、2.4GHz/8MB L2 Cache/1066MHz FSB (四核心) |
晶片組 | ATI Radeon™ Xpress 1250 + SB600 |
系統記憶體 | 2GB DDR2 667 SDRAM,可擴充至8GB (2G RAM) |
儲存裝置 | 320GB SATA 3Gb/s硬碟、DVD SuperMulti燒錄機、10合1讀卡機 |
音效 | High Definition Audio,支援7.1聲道 |
顯示介面 | nVIDIA GeForce 8500GT onboard 256MB視訊記憶體 (原為8400GS) |
網路介面 | Gigabit乙太網路控制器,具網路喚醒功能 |
I/O介面 | 前面板 2個USB 2.0連接埠 10合1讀卡機 麥克風及耳機插孔 後面板 4個USB 2.0連接埠 2個PS/2埠 VGA埠 DVI埠 RJ-45網路連接埠 平行埠 序列埠 6個音源輸出/輸入插孔 1394 (6-pin) |
擴充槽及裝置擴充槽 | 擴充槽 1組16倍PCI Express,1組1倍PCI Express,2組PCI 裝置擴充槽 2個5.25"外露式擴充槽:可接光碟機 2個3.5"外露式擴充槽:可接軟式磁碟機、讀卡機 4個3.5"內接式碟機槽:可裝硬碟 |
鍵盤/滑鼠 | USB或PS/2介面 |
顯示器 | 可選擇Acer LCD顯示器 |
安全性 | Acer Empowering Technology、安全鎖孔 |
尺寸 | 直立式:380 (高) x 183 (寬) x 455 (深) mm |
BIOS | Award PnP Flash BIOS 與 SMBIOS 2.3相容 |
電源供應器及管理 | 250W電源供應器 電源管理:ACPI相容 |
外型
USB孔在主機頂端那個突起處有兩個
還有耳機&麥克風孔也在那
這種設計方便多了
光碟機的外面加了蓋子 按鈕在側邊
其實只是為了美觀啦
不過我是覺得並不是很好按
整體來說外型不錯是真的
現在新主機都已經沒有3.5軟碟機了
但是都有讀卡機 用過以後覺得還滿方便的
主機內部也和以前不一樣了
不用再鎖螺絲來固定零件
雖然我是覺得螺絲比較好用啦
換電腦的期間比較頭痛的是規格改變了
現在都是SATA主機板 SATA硬碟 SATA光碟機 不再是IDE的了
這意味著舊有零件幾乎都不能用了
不過如果需要裝IDE的裝置 主機板上還是有留一個IDE插槽可以用
但電源線只剩一個 如果要接兩個以上的IDE裝置(例如光碟機+硬碟)就需要買擴充接頭
或者也可以買IDE to SATA或SATA to IDE的轉接頭來用
重灌的話 經我個人測試
只要你的安裝光碟有含SATA驅動就OK了
沒有的話 就要到主機(板)的官網去下載驅動
然後照他說明使用 不過聽說是要用到3.5磁碟機才行
要是家裡沒有多的3.5磁碟機(因為新電腦都沒有了) 就自己看著辦吧XD
新電腦雖然花了我一萬塊
不過經過幾天的試用
我個人還不錯滿意
看高畫質的影片、玩game等都順暢極了
不過店家幫我灌的vista作業系統 因為用不慣所以又換回XP了
vista確實有些小地方很智慧啦
但因為許多軟體還不能支援vista
所以就被我拋棄啦!
留言列表